世茂暴雷
作者 | 刘星志
编辑 | 赵晋杰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18年央视春晚,许荣茂与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主持人张国立同台亮相,向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展示了2017年归国的宝藏《丝路山水地图》。许荣茂成为春晚历史上唯一登台过的地产商。
由左至右分别为张国立、单霁翔和许荣茂
图源: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视频截图
提起这幅国宝,单霁翔感慨万千。当时这幅画作的主人开价2000万美元,故宫博物院多方筹措未果。最终,2016年曾代表世茂集团给“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捐资8000万元人民币的许荣茂又一次慷慨解囊,出资2000万美元将其收购,并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彼时,世茂集团仍在上升扩张期。2020上半年,即便在疫情影响下,世茂集团仍然超额完成了3000亿元的销售目标,市值也于当年9月达到1300亿港元的高点。此外,世茂集团债务水平优于行业平均值,保持在“三条红线”的绿档。
然而,等到许荣茂这个名字再一次被外界广泛关注时,世茂却因债务陷入暴雷危机之中,属于许荣茂的“豪宅教父”名头也开始摇摇欲坠。
7月3日晚间,曾经市值千亿的港股上市公司世茂集团(0813.HK)公告称,公司一笔本金总额为10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已到期,但目前还没有能够支付这笔本息的应付款。
这是世茂集团首次出现美元债违约。目前世茂集团共存续美元债8笔,金额约57亿美元,合计约人民币380亿元。而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今年4月、5月,世茂旗下两笔境内债已宣布展期一年。目前,世茂旗下共存续境内债21只,合计金额约242亿元。
世茂方面回应称,目前公司正与债权人进行持续讨论,以期达成友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并未收到债权人任何加速还款通知。
上述债务仅仅是世茂债务危机的冰山一角。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表内负债超4600亿元,其中有息负债1645亿元。另外,根据瑞银报告估算,世茂集团还有表外负债约1200亿元。单从规模来看,世茂集团债务规模已经与缅甸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大体相当。
债务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最终体现在世茂的股价走势上。截至2022年3月停牌,世茂集团报4.42港元/股,较2020年9月初高点的34.208港元/股暴跌87%。一年半时间里,世茂集团市值蒸发1130亿港元,总市值仅剩168亿港元。
随着股价下跌,长期掌舵世茂的许荣茂本人和其家族财富也大幅缩水。《2022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上,许荣茂家族以5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第23位,但其财富同比缩水50%,是榜单上财富下降第二多的地产企业家,仅次于恒大的许家印。
世茂集团债务危机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
2021年11月5日,一则“世茂与陆家嘴信托谈延期”的传闻不胫而走,导致世茂集团当日遭遇“股债双杀”。
当日下午,世茂紧急召开了投资人电话会议,称网传消息不实,世茂与陆家嘴信托有30亿元的合作融资产品,在2021年不存在到期情况,也不存在逾期或延期偿付事项,双方合作正常。为平复市场情绪,许荣茂还增持了1.16亿股世茂集团股份。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2年1月6日,中诚信托在其官网发布一则临时公告,称“2020年中诚信托诚颐1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生实质性违约。
这笔信托的担保方世茂建设于次日公告称,该信托计划需偿还资金为6.45亿元,而作为主要还款来源的项目仍在销售并持续归集资金以备还款。这则公告等于坐实了世茂集团信托违约的事实。
不到五年前,许荣茂还能随手拿出一个亿买下国宝,捐赠故宫;时过境迁,眼下世茂集团资金吃紧,已无法及时偿债。
巧合的是,今年是许荣茂的本命年,这笔美元债暴雷当月,许荣茂将迎来自己的72岁生日。
目前,世茂集团已经积极开展自救。为更好地寻求相关债务整体解决方案,世茂已聘请钟港资本为财务顾问和盛德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而对于最新无法偿还的这笔美元债,相关债权人并未采取任何强制措施以要求加速偿还债务。
除去与债权人积极交流协商外,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世茂集团就变卖旗下资产,断臂求生。摆上货架的项目合计报价770亿元,其中包括上海核心地段的世茂佘山洲际酒店、上海世茂广场等地标建筑。
据公开数据,世茂至少拥有30座超200米的地标建筑。世茂因地标建筑而闻名,许荣茂也正是凭借这些项目被外界称为“豪宅教父”。如今,这些世茂引以为傲的核心项目都如商品一样被摆上了货架。
上海世茂滨江花园,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一同构成浦江东岸“一波三峰”的现代城市天际线。其中的2号楼以191.85米获得“中国最高住宅楼”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世茂滨江是许荣茂的得意之作,它开创的“滨江模式”奠定了许荣茂地产圈“豪宅教父”的江湖地位。
实际上,在成为“豪宅教父”之前,许荣茂打过零工、炒过股票,也开过纺织厂。直到年届不惑,许荣茂才开始涉足房地产领域。
1950年7月,许荣茂出生于福建石狮一个五代中医世家。1970年代文革结束,许荣茂远赴香港讨生活。
起初,许荣茂想凭借祖传的医术,在医药领域闯出一番天地。但由于许荣茂只会闽南语和普通话,不懂粤语和英语,即便只是在药店当伙计,语言不通也给许荣茂带来了麻烦,他常常弄不明白顾客要什么药。
在药店待不下去,许荣茂就去工厂当工人,在街上扫马路,在码头当劳力,甚至当过小贩摆过地摊,谋生的同时学习粤语。
198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许荣茂走进了香港证券交易所,他立刻意识到,股市蕴藏着巨大机遇。
受内地改革开放利好影响,香港股市一转之前颓势,逐渐回暖,恒生指数从1978年底的495点上涨至1981年底的1406点。
许荣茂抓准了这个股市行情大好的窗口期,他自己炒股,也当股票经纪人,用别人的本金炒股,赚取佣金。1981年到1983年期间,30岁出头的许荣茂身价翻了几十倍,资产破千万,还开设了一家金融公司。
许荣茂
“在金融市场我比较顺利……我运气稍微好一点。不过我对经济非常感兴趣,如今还阅读经济方面的书籍。”许荣茂将在金融领域的成功归结于运气和兴趣,但据其下属讲,许荣茂对数字敏感,心算过人。
此外,许荣茂的投资风格和大洋彼岸的“股神”巴菲特有相似之处,他擅长在市场沉寂时寻觅机会,在市场过热时保持冷静,这种风格也延续到了他后续的从商经历中,并影响了他之后的人生走向。
在牛市的顶点,许荣茂感受到背后潜藏的危机,抽身而退。这一退,让他躲过了1987年香港股灾。
退出金融业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荣茂转向实业,将资金投向纺织和成衣生意。但纺织成衣行业利润大头被品牌赚走,贴牌工厂利润微薄,几年后许荣茂便放弃这一行业。
许荣茂最重要的人生机遇在1989年。“这一年我转做房地产。以前做服装特别累……但利润微薄……缺少满足感,现在我们建一幢幢雄伟壮丽的大厦,既能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生活,又能给自己带来事业成功的欣慰。”
和当初在金融领域风格类似,许荣茂在地产生意上经常喜欢反其道而行。国内地产市场火热时,许荣茂携妻带子转战澳大利亚市场;北京、上海地产低谷时期,他又大举进入。
1994年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北京房地产市场滑入空前低谷,豪华别墅和高档公寓全面滞销,不少房地产投资者破产。一度被誉为“首都第一别墅”的玫瑰园都陷入危机,项目的拥有者刘常明、邓仁智曾梦想成为“内地李嘉诚”,然而前者挪用房款身败名裂,后者耗尽资产黯然离场。
许荣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北京房地产市场,旗下紫竹花园、亚运花园、华澳中心等项目日后在北京家喻户晓。
而在1999年底,北京房市回暖之际,许荣茂又力排众议转战处于房市低潮中的上海。反对这一决定的人中,甚至包括他的儿子许世坛。
然而,事实再次印证了许荣茂的独到眼光。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高档公寓世茂滨江花园一炮而红。世茂滨江占领了城市天际线的同时,能腾出更多空间用于景观园林建设,加之紧邻黄浦江,面朝外滩的优越地理位置,与考究的设计和装修,项目吸引了不少世界五百强精英入住。凭借这一项目,世茂被打上了“豪宅缔造者”的烙印。
“他总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看到机会。”许世坛曾这样评价父亲许荣茂。
低谷时杀进北京市场,高峰时抽身而退转战上海,看似“剑走偏锋”,背后的经营逻辑实际上一脉相承。
在金融领域,许荣茂凭借低买高卖赚取了第一桶金;而在房地产领域,在有消费需求支撑的房地产市场处在最低点时候进入,则是许荣茂的不二法则,北京和上海的投资印证了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在进入上海之前,许荣茂做足了功课。当时公司不少高层,包括许荣茂的儿子许世坛都反对进入上海。“我们在北京市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为什么要到上海去?”这种担心并非毫无根据,当时陆家嘴有一半办公楼卖不出去。
许荣茂的理由则是,中国要加入WTO,上海作为中国和亚洲经济中心,房市不景气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是暂时的。彼时上海已经采取相应措施拉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包括收缩土地供应、免除购房购置税等。“一个政策要出台一两年后才能反映出来,世茂集团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许荣茂认为。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如今的世茂布局全国100多个核心发展城市,涉及地产、商业、物管、酒店、主题娱乐、文化、金融、教育、健康、高科技等产业领域。
世茂将自己的战略目标称为“大飞机战略”,打造城市地标的房地产业务为机头,商娱、金融,酒店、服务分别为两翼。
图源:世茂集团官网截图
这架“大飞机”成型背后,是世茂规模的急速扩张。2019年初,许世坛从许荣茂手中接棒,升任世茂房地产总裁,许荣茂仍任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
从1997年大学毕业算起,在接班之前,许世坛已在地产圈混迹22年。接班后的许世坛,经营策略也有许荣茂的影子。
2018年9月,万科率先喊出“活下去”的口号,但许世坛上任伊始,就反其道行之,开启“买买买”模式,当起了“白衣骑士”。据《新京报》报道,2019年3月起,世茂集团在80天内,斥资200亿元收购了泰禾、万通等房企旗下超20个项目。2020年,世茂集团营收1354亿港元,较2018年的855.13亿增长了58.3%。
大额并购带动业绩提升的同时,负债也越来越高,截至2021年6月末,世茂表内负债超46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十几年里,房地产行业整体处于高杠杆运行状态,在许荣茂谨慎的营商风格下,世茂在其中还可以算作“优等生”。据世茂集团2020年报,公司“三道红线”全面达标,成功由“黄档”转为“绿档”。
但即便各项指标都在安全线上,世茂也没能扛住流动性压力,加入“暴雷”房企序列。在此背景下,世茂开启“卖卖卖”模式,将旗下资产打包出售,其中不乏核心项目。
对于许荣茂和他的世茂来说,变卖资产所得在庞大债务规模面前只是杯水车薪,想要化解世茂当下的危机,许荣茂更需要市场的暖风。
6月28日,郁亮在万科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就表达自己对市场的最新看法称,“短期市场已触底,恢复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
受大环境影响,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五个月,世茂集团的合约销售额约342.6亿元,同比下降72%。但到了六月,世茂集团销售环比增长55.5%,销售改善明显。世茂表示,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传导及落地,相信公司的销售情况将进一步企稳。
许荣茂一向擅于在市场底部把握机遇,房地产市场触底反弹,会是这位“豪宅教父”抓到手中的又一个机遇吗?
参考资料:
《“豪宅教父”坠落:世茂一年半蒸发千亿市值,10亿美元都还不上》市界
《二代地产掌舵人:许世坛的接班之路》市界
《世茂等待戈多》乐居财经
《说起这幅国宝的归国路,单霁翔感慨万千……》人民政协网
《3000亿巨头突然爆雷!多个信托产品违约,投行预估表外融资1200亿》中国基金报
《地王启示录》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