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蒙简介(听人民艺术家王蒙讲道理)

2024-02-29 15:28:11王蒙

“也许你不能留名青史,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这仅有的几十年。也许你未能立德立功立言,但至少是充分发挥出了自己一生的能量。也许你的诸种努力未能奏效……但是最后‘结账’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说我已尽力了。”“与其对旁人要求太高,寄予太大的希望,不如这样要求自己与希望自己。与其动辄对旁人失望不如自责。都是凡人,不必抬得过高,也不必发现什么问题就伤心过度。”……这些是一位87岁老者的肺腑之言,更是历经人生风雨的智慧哲思。

作家王蒙简介(听人民艺术家王蒙讲道理)

王蒙

近日,王蒙精选散文集《话里有画,王蒙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作家王蒙简介(听人民艺术家王蒙讲道理)

《话里有画,王蒙说》分为“生活的艺术”“最好的人际关系”“我的处世哲学”“读书又解人”“遐思”五个篇章,精选王蒙谈人生哲理、处世哲学的散文篇目和文学评论、妙语短文,将“人民艺术家”王蒙幽默的智慧经验、思辨的世事体悟和深刻的人文思想,呈现给读者。书中包括《为自己创造不止一个世界》《记住:人际关系永远是双向的》《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集中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天才》《铁凝——一个把自己放在书里的作家》《飞沫》等四十余篇。王蒙丰富传奇的生活体验,立体多彩的人物性格,对人生和世界的独到见解,对散文写作真诚自由的理念,使每一篇作品都至真至纯,至俗至雅。

本书的亮点还在于创意人物水墨画家彭长征根据王蒙著作和演讲中的箴言金句,所创作的40多幅水墨漫画,文字与漫画虚实相形,妙趣横生。(秋实)

作家王蒙简介(听人民艺术家王蒙讲道理)

作家介绍

王蒙,1934年10月生于北平(今北京市),河北南皮人。中共党员。作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第十二届候补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获茅盾文学奖等多项国内外奖项。1953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出版近百部小说、散文、诗歌和学术著作。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等二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作家王蒙简介(听人民艺术家王蒙讲道理)

精彩摘读

《“饥饿效应”与“陌生化代价”》

在人际关系问题上不要太浪漫主义。人是很有趣的,往往在接触一个人时首先看到的都是他或她的优点,这一点颇像是在餐馆里用餐的经验,开始吃头盘或名冷碟的时候,印象很好,吃头两个主菜时,也是赞不绝口,愈吃愈趋于冷静,吃完了这顿筵席,缺点就都找出来了,于是转喜为怨,转赞美为责备挑剔,转首肯为摇头。这是因为,第一,开始吃的时候你正处于饥饿状态,而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第二,你初到一个餐馆,开始举箸时有新鲜感,新盖的茅房三天香,这也可以叫作“陌生化效应”吧。

作家王蒙简介(听人民艺术家王蒙讲道理)

和人的关系也是有这种饥饿效应或陌生化效应的。一个新朋友,彼此有意无意地都要表现出自己的最好方面而克制自己的不良方面,后者例如粗鲁、例如急躁、例如斤斤计较……而一个新朋友就像一个新景点一个新餐馆,乃至一件新衣服一个新政权一样,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某种新鲜的体验新鲜的气息,都会满足人们的一种对于新事物新变化的饥渴。结交久了,往往就是好的与不好的方面都显现出来了——当新鲜感逐渐淡漠下来以后,人们将必须面对现实,面对新事物也会褪色也会变旧的事实,面对求新逐变需要付出的种种代价。

坚持浪漫主义的人际关系准则,在小说或者诗歌里可能是很感人的至少是很有趣的,比如发现某人庸俗时立即与之割席绝交,初见一个人听完一席话便立即拔刀相助或叩头行礼,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极端化与绝对化的做法就给人一种不明事理、化解不开的感觉,这也正如鲁迅所说,你演戏的时候可以是关云长或林黛玉,从台上下来以后,你必须卸掉妆变回来成为常人,否则就是矫情欺世了,如果不是精神病的话。

了解了这一点,也许我们再碰到对于新相识某某某先是印象奇佳,后来不过如此,再往后原来如此,我们对这样一个过程也许应该增加一些承受力。

与其对旁人要求太高,寄予太大的希望,不如这样要求自己与希望自己。与其动辄对旁人失望不如自责。都是凡人,不必抬得过高,也不必发现什么问题就伤心过度。

《惟“琢磨”方能入化境》

化境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树立这样的境界目标与没有这样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化境是一种主动状态,是一个自由王国,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大气,一种正道,一种品质。邪恶的人必然是心劳日拙愤愤不平的,他们进不了化境;狭隘的人必然是黏黏糊糊啰里啰唆的,也进不了化境;过分膨胀的人必然是声嘶力竭与焦头烂额的,当然与化境无干。

我们除了读书求知还得爱琢磨。进入化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读书与实践相融合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地反躬自问、探索寻觅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琢磨的过程。学习中的最大快乐就是从阅读中发现了生活实践的妙谛,闻到了生活实际的气息,从彼时彼地彼人彼问题,联系到了此时此地此人此问题,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启发,有所长进。实践的最大快乐就是从最日常最实际的经历中发现了验证了补充了发展了书上的知识道理学问命题。通过实践,不但做了事情,也做了学问;不但长了见识,也长了真才实学。

这里最重要的是把一切实践看作对于真理的探索过程。生活无止境,事业无止境,实践无止境,思想无止境。每一次实践,每一个行为,每一项工作都有可能给你提供一点新鲜经验、新问题、新启示。足球比赛当中没有一次进球是重复别一次进球。文章的书写不能容忍重复与抄袭。没有一个病人的疾病和另一个病人完全一致百分之百。那么善于学习的人在日常的一般化的实践中,得到的当然有对于普遍有效的东西的确认和巩固,同时也得到新的哪怕是一丝丝发展,叫作得到一丝丝独得之秘。

同样,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琢磨的过程。看书本上的学问与你的哪一类学问相通,能够回答你的哪一类实际问题,不是直接回答而是间接又间接的启发也罢。

作家王蒙简介(听人民艺术家王蒙讲道理)

例如小说的特别是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什么人能够教导你该怎样去写,没有哪部长篇小说一面给你讲它的人物与故事一面告诉你我的结构是如此这般的。因为每一本和另一本另一篇小说的结构都是不相同的。但是如果你要写或者已经在写长篇小说,你总要掌握点什么,总要感觉到一些什么。我还记得我在十九岁那年开始写《青春万岁》时,正为结构的庞杂而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在一个周日我去当时的中苏友好协会听新唱片的音乐去了。在对交响乐的欣赏中,我突然悟到了长篇小说的结构与交响乐的结构的某些共同之处:主题、副题、发展、再现、变奏、和声、对应、节奏,这些不正如长篇小说的主线、副线、闲笔、呼应、分叉与收拢归结吗?却原来结构不仅要去分析寻找,更要去感觉它。从此,我的小说结构开始上路了。

你对周围的一切对象包括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精神现象,都是有自己的评价自己的预测的。然而,事实上,这一切对象与现象的发展变化常常不是与你的预测你的评价完全一致的。你在做一件事以前,对目标也是有一定的预测的,然而,世上少有百分之百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情势。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学习的好机会了:为什么你错了?至少是不完全对。你听信了某种说法,以为某某人是大智大勇者,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事实证明那人比你估计得无用得多,为什么?你用尽全力做一件事情,却没有成功,另一件事你自然而然地一做,就行了,叫作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那就更要琢磨一下了:为什么?为什么有些时候听其自然比硬打硬拼效果更好?

人的一生,有多少宝贵良机本来可以使你学到悟到大道大学问,可以使你大大地成长、升华、智慧和光明,而我们又有多少次错过了这样的良机,辜负了这样的天启,与真理、与大道、与智慧和光明失之交臂!

最好的学习是把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高深的理论,玄妙的概念,奇异的想象其实仍然是从生活中升华出来的。而琐碎的日常生活里包含着许多许多深刻的道理、有趣的知识和令人豁然贯通的启发。(王蒙文章及绘图由作家出版社授权刊发)

推荐阅读

人物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