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工人运动先驱赵刚简介(温州文成县第一位共产党员赵刚烈士)

2024-02-25 13:32:33赵刚

中国铁路工人运动先驱赵刚简介(温州文成县第一位共产党员赵刚烈士)

赵刚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工人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沪杭甬铁路工人运动发轫之早、持续时间之长,在百年党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其中,沪杭甬铁路工人运动中有一位英雄,他来自温州文成县,也是该县第一位共产党员——赵刚烈士。

弃文从工 走出山乡

赵刚(1887-1930),原名赵廷爱,字友仁(幼任),出生在文成县龙川上村村头(原属瑞安县嘉义乡)。赵氏是当地望族,赵刚又是家中长子,7岁便入家族“赵同春私塾”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1906年,赵刚考入浙江铁路学校(浙江高等工业学校前身)学习,在杭州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1909年初,因痛恨社会黑暗,赵刚立志以教育启发民众觉悟,从浙江铁路学校毕业后回到原籍,在龙川高等小学堂任教多年。由于封闭落后的乡村很难实现救世济民的抱负,1917年,赵刚由朋友介绍参加交通部主办的全国货运业务短训班学习结业后,被派到津浦铁路天津站工作。其间,赵刚思想上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五四运动后不久,赵刚被派往沪杭甬铁路上海南站工作。1920年7月,赵刚积极参加沪宁、沪杭甬铁路的罢工斗争。同年11月,上海第一个产业工会——机器工会成立。机器工会的革命宣传更加坚定了他谋求工人解放、从事工人运动的决心。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第一个决议明确,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工人运动成为其主要工作之一。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中国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中国铁路工人运动先驱赵刚简介(温州文成县第一位共产党员赵刚烈士)

1908年赵刚在浙江省铁路学校的毕业证书,现存浙江省博物馆。

光荣入党 组织工运

1921年,赵刚从上海调到杭州,先后在南星桥、城站、艮山门等火车站任行李房司磅员。为了便于在沪杭甬铁路线上开展工作,他白天在车站行李房从事货运业务工作,夜晚自学英语,很快达到能进行一般会话和阅读的水平。有位同乡问他,山沟里出来的“土人”怎么也懂得英语,他回答说:“只要刻苦钻研,学会日常应用的英语是完全可能的。”英语也成了后来他与王若飞、张秋人等秘密交流,避敌人耳目的工具。

1922年9月初,中共浙江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成立,于树德任组长,成员有金佛庄、沈干城,隶属中共上海地方兼江浙区执行委员会领导。沈干城生于上海浦东,是北京“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第一批会员,后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委派任驻沪杭铁路特派员。赵刚与沈干城在工作中建立了联系。

1925年8月,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领导沪杭甬铁路建党工作。9月,赵刚经沈干城和时任上海总工会组织部长余茂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闸口铁路机厂的钟鼎祥、洪德生等也先后由沈干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中共沪杭铁路支部成立,沈干城任书记。12月,中共杭州地委成立,沪杭铁路共产党独立小组发展成为沪杭铁路总支部,沈干城为总支部书记,成员有钟鼎祥、洪德生、赵刚、方仁郎、姚锡华、邱惠中等,下设多个党支部。赵刚任中共艮山门站总支部书记,不久又任沪杭甬铁路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

赵刚在艮山门站负责铁路货运行李清点工作,借铁路货运工作之便,为党组织运送从上海到杭州的党内刊物和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各种宣传资料。他当时住在艮山门站西面一片僻静的竹林深处,家里也就成为了革命活动秘密交通点。妻子林莲花一直默默协助和支持丈夫的工作,每逢党组织在家里活动,她就怀抱幼儿在门口放哨,以幼儿的哭声为警示信号保证党组织安全活动。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赵刚参加了1926年3月12日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以宣中华为首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组成)纪念孙中山逝世一周年活动的会议。他对孙中山生前倡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表示衷心拥护,将一幅孙中山先生遗像(纺织品)保存下来(现存于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年秋,赵刚根据杭州地委指示,在铁路工人中大力开展反军阀宣传,支持浙江省省长夏超独立以反对军阀孙传芳。1927年2月,北伐军进军杭州时,他根据组织安排在杭州铁路工人中组成著名的“铁路兵团”,配合北伐军破坏铁轨,打乱孙传芳残部北逃计划。2月19日,沈干城、赵刚等组织铁路工人大游行庆祝杭州光复。3月23日,沪杭甬铁路总工会成立,赵刚当选为候补委员。3月31日起,沪杭甬铁路总工会举行罢工,导致沪杭甬铁路运输瘫痪,给国民党右派予以有力反击,迫使当局做出让步。

中国铁路工人运动先驱赵刚简介(温州文成县第一位共产党员赵刚烈士)

赵刚烈士的鸭舌帽,现存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

不畏艰险 坚持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5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沈干城、薛暮桥、沈乐山等共产党员被捕入狱。杭州地方党组织转入秘密活动,赵刚在血雨腥风中继续冷静地开展地下斗争。6月,在杭州地委基础上建立中共浙江省委。同月,中共杭州县委成立,赵刚任县委书记,继续领导各级组织、产业工会、农民协会,并在杭县农村建立第一个党支部——鸭兰村支部,为西镇农民运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中共中央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沪杭甬铁路是当时中共中央的重要联络干线。赵刚在中央军委指示下秘密组织武器装备收运工作,方志敏、王若飞等党的领导多次在他家中落脚和开展革命活动。据林莲花回忆,赵刚经常以微薄收入接济同志。1927年12月,赵刚将一件全新棉大衣赠与衣衫单薄的方志敏,两人结下深厚友谊。

1928年3月,杭州的白色恐怖愈演愈烈,赵刚遵照中央指示,回文成老家发动农民运动。他在赵氏大宗祠擂鼓聚众,宣传“推翻剥削制度,当土地的主人”的革命道理,同时深入贫苦农户家里组织农民暴动,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家乡土地上。5月,他又回到杭州继续从事兵运工作。赵刚经常戴一顶鸭舌帽,手执长烟杆,缜密地完成党组织交办的秘密任务。这顶现藏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不起眼的鸭舌帽,内藏着只有自己的同志知道的秘密,帽子内层有一个六角星标记,便是地下党员联络的暗号。

赵刚的一位至亲劝他:“你在铁路部门工作够吃够用,何必冒险干革命?”赵刚回答:“现在社会不平等,苦的人苦死,享福的人享福死,干革命是为了推翻反动政府,拯救劳苦大众,让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他还安慰妻子说:“人总有一死,我不死,你不死,革命怎么成功?只要将来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即使死了也是甘愿的。”

中国铁路工人运动先驱赵刚简介(温州文成县第一位共产党员赵刚烈士)

鸭舌帽内部接头暗号六角星标志。

精神永存 前赴后继

1929年3月,赵刚因策动杭县巡查大队第七中队兵变事泄,不幸被捕。4月,被国民党浙江省高等法院判处15年徒刑。狱中,赵刚拒绝进入可吃到白米饭、鱼和肉,喝到西湖水的丙监“吃包饭”,而是坚持和难友们一起吃“五子饭”(一种发霉的仓底米,里面有石子、砂子、稗子、谷子、虫子和老鼠屎等)、黄叶烂菜。赵刚与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徐英、浙江省委代理书记罗学瓒、曾任上海地方兼江浙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徐梅坤等核心党员骨干建立狱中特别支部,领导难友学政治、学文化,秘密创办《盆报》,编辑《火花》《洋铁碗》等宣传资料,坚持狱中斗争。

1929年9月30日,赵刚的第二个儿子呱呱坠地。满月后,妻子林莲花迫不及待地抱着婴儿去探监。隔着铁窗,赵刚伸出一双枯手抚摸着孩子的胎发,沉思片刻说:“长子取名天富,幼子就取名为‘天德’吧。这个‘天’不是天命的天,而是普天下的天,天富就是要让天下的劳动人民都富起来,天德就是愿天下的人都有道德。”

1930年8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为报复中央红军进攻长沙和各地此起彼伏的武装暴动,在全国范围内采取镇压行动,被囚禁在狱中的共产党员未能幸免。当天,徐英、罗学瓒、赵刚等19名共产党员被枪杀。

赵刚遇害的消息传出以后,铁路工人们和他的至亲好友悲痛万分,大家以旅杭乡亲的名义,收殓赵刚遗体,并在杭州举行“瑞安龙川赵刚先生殡礼”。参加殡礼的人们把他牺牲的时间“民国十九年八月廿七日辰时”印在照片上以寄托哀思,并妥善将烈士遗体运回故乡安葬。这张照片一直伴随着他的妻子林莲花度过艰难岁月直至晚年。他的长子赵天富遵父亲“教子继续革命”的遗愿加入闽浙边抗日游击队(属刘英领导的郑海啸部队),后被送到延安抗大学习并参加了解放战争,红色血脉和革命斗争精神一直在后代延续!#温州头条##历史#

人物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