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是印刷术。提起印刷术就不得不提毕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改良了印刷技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长足进步起到了重大意义。
不过这个“重大意义”是相对之前而言的,明清时期印刷书的数量呈几何式暴涨,这一切并不是毕昇的功劳,而是一位叫王祯的元代科学家。
一、农业县令
以元朝重臣严实为代表的一些人在现在的河北、山东等地大力开展学校教育,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核心地区是山东东平。受严实的影响,当时很多名士先后在东平开馆授徒。
王祯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平人,自然得到了教育上的实惠,他拜当时的孟祺为师学习知识。孟祺不是一般人,他是元初的重臣,曾经在山东当过农业部门的二把手,参与编写过《农桑辑要》,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学家。
受老师的影响,王祯出师后也偏重农业方面。在两个县令的任上,他积极推动治地的农业技术。农民老法种地,他就推广更先进的耕种技术;农民没有好种子,就帮助引进优良品种;没有好农具,他就帮着造。
根据《旌德县志》的记载,他当县令期间赶上某年大旱。旌德这个地方多山,面对大旱毫无办法。王祯想起北地有水车,没有丝毫机械设计经验的他,愣是凭着记忆将水车画出来、造出来,然后组织百姓抗旱。由此,旌德县几万亩山地田得救。
二、小贾思勰
有了旌德县这次抗旱经验,王祯觉得自己应该写一部农业科普的书籍,他重点参考了自己老师编写的《农桑辑要》,然后下笔写下了书名《农书》。
历史评价,王祯所著的《农书》,是继贾思勰《齐民要术》之后的又一部杰出的农业科学著作。王祯也被评为“中国古代四大农学家”之一,与汉代的汜胜之、南北朝的贾思勰和明代的徐光启齐名。
《农书》的意义有多大呢?元朝的时候,汜胜之的著作只残存数千字,这对于当时农业发展来说意义很小;《齐民要术》是个里程碑,但其内容主要是耕种,对于庄稼的灌溉养护、农用机械的介绍几乎是空白。
更重要的是之前的农书,比如孟祺编写的《农桑辑要》等,主要都是介绍北方农业。而南宋开始,南方农业发展也到了急需提升的节点,但没有相关指导著作,直到《农书》的出现。
《农书》主要分为3大部分,先是教农民种地,之后告诉大家如何选种,最后介绍农业用具。所涉及的农业地理范围涵盖了中国南北。不仅南方的农业得到了技术上的指导,王祯还革新了贾思勰对北方农业耕种的定义。
自《农书》之后,北方旱地的耕作方式开始讲究深耕细耙。而我们现在常说的“农家肥”概念,也是王祯提出的。
三、木活字印刷
作为一个当时全国知名的农学家,他实在难与技术性很高的印刷术结合在一起。偏偏,他就是完美的组合了。
毕昇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但那是胶泥为材质做成的活字。虽然活字印刷已经让当时印刷技术发生了根本性革命,但胶泥材质的活字不容易固定油墨,印出来的字有的模糊不清;胶泥也不能长时间使用,用几次就要重新做。非常不方便。
王祯革新活字印刷的想法很偶然,他在旌德县当县令的时候主编了《旌德县志》,在编印的过程中发现泥活字实在是太麻烦了。于是提出了使用木活字的想法。
用木头所雕的活字与之前的泥活字相比,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为了让排字工人更高效,他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活字以声韵为单位顺序放进盘子里,每个工人左右各1个排字盘,找字的时候按韵取字转动盘子就行,不需要再走动了。以前是人找字,现在是“字就人”。
看到这里,还很难理解王祯的伟大。毕昇在北宋发明活字印刷后,这项技术直到元代都没有全面推广。就是因为泥活字的诸多不便,让很多人宁可手抄,也不用印刷。而木活字出现后,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全国便普遍使用了。
在活字印刷术出现以前,图书主要靠抄写。抄写所费的人工和材料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因此当时只有富贵人家才有资格藏书。比如南朝梁武帝的驸马张缵藏书2万余卷,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标杆了。唐朝的宰相李泌藏书3万余卷,让时人非常羡慕。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后,宋代的藏书家陈振孙藏书高达5万余卷,等于张缵与李泌的总和,说明印刷书让图书也获得了一日千里的发展。
而明代的毛晋(8万多卷)、清朝的杨以增(20多万卷),这些数量就不是泥活字印刷能够胜任的了。
2015年的造纸工业世界名人堂,蔡伦之后入选的第二个中国人并不是毕昇,而是看似“名不见经传”的王祯。综合所述,王祯当之无愧。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新编历史小丛书:王祯和农书》、《瑞安东源:再现木活字印刷》